该成果获得2015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简介:
卵母细胞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胚胎移植等以及一些生物技术如动物克隆、转基因动物制备等的成功率。卵母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质的不完全成熟以及老化是影响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家畜卵母细胞质量鉴定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形态学的观察,这种方法不能鉴别出卵母细胞的胞质是否成熟或已老化,从而不能清楚地判定卵母细胞后期发育能力。在畜牧业生产中,多次用于常规胚胎移植的供体,常因粘连等因素而被淘汰,造成了浪费。
该项目从胚胎发育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首次建立了以亮甲酚蓝(BCB)筛选为主的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绵羊卵母细胞体外鉴定方法(专利:ZL200910113567.9),同时通过添加磷酸二酯酶抑制剂(milrinon)、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FSK)以及抗氧化剂等对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进行优化(专利:ZL201210079810.1),解决了传统卵母细胞质量鉴定方法无法判断胞质成熟度的问题;也解决了普遍存在的供体因多次胚胎移植导致粘连无法再使用的问题,使得单只拟淘汰供体新增后代7-11只,使当前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快繁优质种母羊的效率再提高50%以上,进一步提高了供体利用率;建立了以BCB筛选和玻璃化冷冻为一体的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与冷冻保存技术平台,为优质种畜或濒危动物卵母细胞保存提供了技术支持。该项目采用的技术方法和路线合理,数据、资料可靠,需要解决的难点多,实验次数、规模工作量大,在技术方法上有大的突破,自主创新程度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