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成果于2011年通过自治区成果鉴定【(2011新科鉴字0203号)】,2012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1.特点特性:
项目围绕我国细毛羊、绒山羊产业的实际需求,运用现代育种理论,联合全国六省区绒毛用羊科研及种羊生产单位开展优质超细毛羊和绒山羊新品种(系)的选育研究。选育出超细毛羊新品系、内蒙古绒山羊高繁新品系和辽宁绒山羊全年长绒新品系。
超细毛羊新品种(系):被毛纤维直径平均17μm,羊毛长度9.1cm,净毛率62%;超细型公羊体重91kg,剪毛量8.1kg,母羊体重50.8kg;剪毛量4.05kg。
内蒙古绒山羊高繁新品系:成年公羊产绒量达1200g、母羊600g,净绒率60%以上,体重分别达到69kg和35.4kg以上,绒纤维直径保持在15μm左右,成年母羊产羔率提高到165%。
辽宁绒山羊全年长绒新品系:绒的生长期由7个月延长到11个月左右;成年公羊产绒量达到1350g、母羊750g,成年公羊、母羊绒长平均9.7cm和9cm,净绒率60%以上,绒纤维直径保持在16.1μm左右,体重分别达70kg和40kg以上,屠宰率56.5%。
同时,建立了细毛羊遗传评估模型和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羔数性状的遗传评估模型;适合绒山羊和细毛羊繁殖与非繁殖季节腹腔镜低剂量性控冻精输精的MOET技术体系;制定了优质超细毛羊和绒山羊新品系营养需求及调控技术。
2.技术要点:
(1)绒毛用羊联合育种机制的建立与应用;
(2)基于多性状动物模型和平均信息最大似然法的种羊遗传评定技术;
(3)细毛羊、绒山羊繁殖与非繁殖季节腹腔镜低剂量性控冻精输精的MOET技术体系;
(4)优质超细毛羊、绒山羊新品系营养需求及调控技术。
3.推广前景:
2012年,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选育的超细毛羊新品系、内蒙古白绒山羊高繁型、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型3个新品种(系)生产性能突出、遗传稳定、改良效果明显。该成果经过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吉林等省区推广示范,累计改良低产细毛羊、绒山羊443.8万只,经超细毛羊新品系改良的细毛羊,被毛品质和产毛量得到提高,每只羊平均多获利20元;经内蒙古绒山羊高繁新品系改良的绒山羊,产羔率达到160%以上,每只平均多产0.4只羔羊,净获利30元;经辽宁绒山羊全年长绒新品系改良的绒山羊,绒品质得到改善,以每只羊因长绒期增长而使绒净增50g,每只羊新增收入10元。
同时,成果还重点解决了种羊遗传评定、高效扩繁、集中脱绒、毛绒快速检测等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在细毛羊、绒山羊联合育种体系、新品种(系)选育、高效繁殖技术、标记辅助选择、饲料营养调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属国内首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好推广应用前景。
4.适宜地区:全国细毛羊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