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县依靠科技大力发展多胎羊产业,引进新疆畜牧科学院科研团队,2016年以来,通过做试点、建基地、创模式、抓培训、优机制、强科研等多措并举,蹲点墨玉县萨依巴格乡开展多胎羊适度规模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目前带动全乡495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800~4000元,解决贫困人口就业33人,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成功实现南疆农区肉羊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高效型加速转变,助力产业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多胎羊产业逐步发展为该乡产业强镇的重要支柱。
(一)做试点,成功探索农区庭院养羊适宜模式。针对南疆农区庭院养羊选择当地品种存在产羔率低和提质增效难度大的瓶颈,在自治区精准扶贫项目支持下,在墨玉县萨依巴格乡乌尊阿热勒村等4个村开展了庭院养羊高效生产适宜模式试点,引进多胎羊462只,指导77户农户开展多胎羊庭院养殖高效生产配套技术应用示范,户均产羔率达到195%,羔羊繁殖成活率达到85%以上,当年实现户均羔羊数量翻倍,经济效益翻倍,周围的老百姓亲眼目睹了试养户发展多胎羊庭院养殖取得显著收益并实现当年脱贫的成效后,主动要求参与多胎羊庭院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随之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多胎羊种源不足。
(二)建基地,注重发挥科技示范引领典型作用。科研团队及时针对技术示范因优质种源供应不足导致科技引领作用不强的矛盾,在墨玉县委、政府和自治区科技厅驻村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争取承担了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肉羊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墨玉县萨依巴格乡指导建立了存栏湖羊种羊1800只的多胎羊良种繁育基地,蹲点开展南疆农区多胎羊高效生产模式与技术配套集成示范研究,3年来初步形成涵盖种羊繁育、均衡营养、科学饲养、精准管理、饲料加工、良种生产、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科学实验为一体的南疆农区多胎羊高效养殖科技示范与实训基地,为自治区科研单位深度参与深度贫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及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抓手,为科研人员开展生产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技术服务配套应用搭建了平台,同时科技人员负责基地运营,在有效解决当地贫困群众买种羊难的同时,成为带动周边老百姓依靠多胎羊科学养殖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样板基地。国家科技部、自治区以及有关厅局的领导先后到基地指导视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田地委、行署和墨玉县委、政府先后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大力推广。
(三)创模式,助推科技产业组合脱贫成效显著。在试点成功和建设良繁基地基础上,科研团队为更大范围发挥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在当地产业扶贫上的带动作用,更大程度激发更多贫困户主动参与多胎羊养殖的内生动力,立足当地实际,探索建立了“公司+基地+贫困户+科研院所”托养模式和“养殖大户+贫困户+科技服务团”自养模式2种产业扶贫模式,加大了多胎羊庭院养殖高效生产技术示范指导与推广应用,带动495户贫困户投入多胎羊养殖,当年实现户均增收1800-4000元,解决贫困人口就业33人。
(四)抓培训,提升当地群众依靠科技致富能力。为提高当地农民多胎羊庭院养殖科学水平,科研团队注重扶贫先扶智,编写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口袋书、挂图、微视频等技术科普资料,通过微信群、抖音、QQ等发放给项目区老百姓,带动了养殖观念更新普及;2017-2020年先后赴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10余个深度贫困县,采取专题授课和实地指导方式,累计组织对各类人员6000余人次开展南疆农区畜禽品种改良、高效育肥生产、科学饲养管理等针对性及实效性培训,提高了各地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强了农民学技术、用技术的意识。
(五)优机制,畅通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渠道。在自治区畜牧兽医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科研团队2019年牵头承担自治区农区高效肉羊产业体系的建设任务,旨在围绕构建农区肉羊产业链整合各方优势力量,建立多专业跨学科纵横联动、协同创新的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新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校、推广机构、涉牧企业等多方资源互补优势,为我区农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指导全疆7个地(州)18家示范企业组建肉羊核心育种群23900只,通过多胎羊适度规模高效养殖技术体系示范应用,2家企业的羔羊繁殖成活率达到95%以上,年产羔率达到260%以上,16家示范企业生产水平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六)强科研,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瞄准当前农区迅猛发展肉羊规模化养殖的巨大科技需求,科研团队依托科研基地,吸引疆内外10余家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开展规模化设施养羊圈舍设计及参数优化、高效繁殖模式、羔羊料优化配方、新发常见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发集成。这些创新成果必将为墨玉县乃至全疆农区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