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DIV> <DIV> 2006年6月23日,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草原总站等单位的专家对我院草原研究所承担的自治区科技厅攻关项目“野生驼绒藜驯化与新品种选育”进行了现场验收。<BR> “野生驼绒藜驯化与新品种选育”项目研究是为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草原植被恢复和防治沙漠化的客观需要而实施的,起止时间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历时3年。该项目在充分利用驼绒藜优良特性的基础上,先后在疆内采集不同株型、不同生态型驼绒藜野生种原材料28份(后合并为26份,另外从内蒙古、哈萨克斯坦和美国等引进6份驼绒藜材料,通过引种驯化使野生种变成更适合生产推广应用需要的人工种,并经过筛选优秀材料繁殖、优选、提纯、培育新品种,让驼绒藜这一个优良旱生种质资源得到充分开发,更好的发挥它在草原建设和沙漠生态治理的作用。<BR> 验收组专家听取了项目主持人的汇报工作,审阅了项目组提供的验收技术文件,现场检查了驼绒藜属种质资源圃、驼绒藜育种材料和配套技术研究情况,以及各类资料、图片、实物标本等,对项目完成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BR> 1、建成国内包括世界驼绒藜属全部种的、面积最大、原始材料最多的驼绒藜种质资源圃。<BR> 2、在全面调查、整理、鉴定野生种质资源材料时,发现6份与已知新疆驼绒藜种在株型、叶型上有明显区别的材料。<BR> 3、经过对播种机、收割机等农机具的改进和田间管理技术的提高,实现了驼绒藜种子生产的全过程机械化。<BR> 4、经过研究,初步筛选出适合驼绒藜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再生的科学配方,生根和新株形成也有突破。</DIV> <DIV> 验收组专家认为项目全面完成了合同书的考核指标,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要求进一步研究驼绒藜种子贮藏、加工、播种技术,深入研究驼绒藜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尽快将选育的驼绒藜新品系申报国家野生驯化品种。<BR></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