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28日,自治区畜牧兽医局党组成员,新疆畜牧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冯东河带领院科技管理与国际合作处负责人,到山东省济南市参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召开的第三届“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理论研讨会。
11月27日是距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十周年的日子。来自全国各地的37家省级农业(农林、农牧、畜牧)科学院和山东省17个地市农业科学院的180余名领导和专家集聚一堂,就更好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梅旭荣,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易中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二级教授孔祥智分别在大会上作主旨报告,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的分类考核,建立农业推广技术服务体系,我国农业科技跃居世界科技创新前列的动态和新特点,农业科技创新核心战略、管理机制和文化引领,守住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底线等方面深入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强化、推动科技创新有效推动农业快速发展。
在随后的分组研讨会上,冯东河同志做了发言。他指出,新疆畜牧科学院多年来始终将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发展,科技引领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要工作方向,充分发挥单位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整体接收乌鲁木齐南山种羊场,计划将其打造为“一带一路”牧草种质基地和畜牧业现代产业科技示范园区。自筹资金3亿多元,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目前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创新平台27个。着力培养科研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全院建设科技创新团队49个,作为实施各类国家、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的中坚力量。作为承担国家绒毛用羊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任务并选派首席科学家的依托单位,培养多名区内科技创新战略后备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通过“天池英才”引进的国内农业英才居自治区前列。被国家科技部等十个部门确定为2022年全国科技成果评价改革33个试点单位之一。提出的《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获得国家科技部等十部门批复。将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区14个地州(市)成立4个分院,与20个县(市)共建院县科技工作站,将科研力量下沉生产第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入农牧民家。冯东河书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我院将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发展,抓住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机遇,在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服务中国现代化农业强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使科技的翅膀更加强劲有力、让新疆畜牧业借助科技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11月28日,冯东河书记一行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同志陪同下,到山东农科院鲁西黑头羊基地——聊城市润林牧业有限公司调研鲁西黑头羊养殖情况。在养殖现场,冯东河书记详细了解了鲁西黑头羊育种过程、品种生产性能、饲养条件、养殖效益和推广情况,与养殖企业明确下一步对鲁西黑山羊进行引种再创新利用的合作意向。
后记: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视察,作出了“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十年来,其科技内涵不断丰富,从一个关键,即“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和创新”,到两藏战略,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到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到十字方针,即“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等。“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一端连着“农业”这一立国之本,一端连着“科技”这一强国之路,将农业与科技两大关键问题有机融合,已在全国“三农”领域和农业科技届产生重大影响和广泛共识,成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遵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