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快餐2个小时qq_附近100元一小时_同城200带吹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找市场 谈合作 拓销路 助力新疆绒毛产业纾困增效

来源:新疆畜牧兽医学会 发布时间:2024-12-06

11月16日至23日,由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畜牧兽医学会、自治区羊产业体系以及伊犁、塔城、阿勒泰、巴州、阿克苏等地区各县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队,在全国畜产品流通协会的全力协助下,赴浙江省桐乡市、河北省南宫市与清河县等地,深入开展调研及市场对接工作,助力新疆绒毛产业纾困增效。

考察组首站抵达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对濮院毛衫创新园以及纺织加工企业进行了调研。濮院镇作为中国羊毛衫产业的核心重镇,凭借其雄厚稳固的毛针织产业根基,大力推进时尚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已构建起涵盖毛纱原料、针织机械、技术开发等多领域的完备产业链条。每年从濮院销往全国各地的羊毛衫数量近7亿件,其销量在全国羊毛衫市场占比高达70%以上,还曾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的“中国毛衫第一市”的殊荣。在皮革城中,考察团目睹羔皮、羊皮等产品呈现出的购销两旺繁荣景象。在新疆几近无人问津的羔皮,在此处的收购价可达20-30元每张,牛羊皮的市场需求也很旺盛。尽管本年度国际毛绒市场面临重重挑战,濮院的从业者们却毫无焦虑之色,反而通过持续加大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市场拓展层面的投入力度,成功实现市场份额不降反升,给考察组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桐乡市濮院镇的企业在绒毛加工技术及市场拓展维度具备丰富多元的经验与广泛覆盖的渠道,而新疆则坐拥优质且储量充裕的毛绒原料资源,双方的优势彼此契合、相得益彰,为后续深度合作筑牢了坚实根基。

随后,考察组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邢亚茹三级调研员、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羊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敦伟涛、遗传资源开发与利用岗位专家孙洪新研究员一同前往河北省南宫市、清河县进行了学习考察及产销对接。南宫市绒毛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南宫市绒毛业与清河、宁夏、内蒙的绒毛业“四分天下”。加工企业摊点2515家,其中纳税10万元以上企业16家,50万元以上企业12家,100万元以上企业6家;从业人员1.6万人,梳绒机3650台,年产成品绒1.5万吨,其中,山羊绒4000吨,绵羊绒1.1万吨。南宫市的绒毛产业园区规模宏大,吸引了众多上下游企业汇聚于此,共同编织成完整且高效的产业生态体系。期间,考察团与南宫主管市、县长及相关部门和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接,围绕绒毛产品的创新研发路径、品质提升策略以及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深度剖析,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拟共同推进绒毛制品的创新设计专项,融合新疆独具魅力的民族特色文化元素与南宫市的先进工艺手法,打造别具一格的高端绒毛产品系列,并推向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舞台。

河北省清河县素有“中国羊绒之都”“中国羊绒纺织名城”之称,是全国最大的羊绒产业集聚地。全县拥有梳绒机3万台,年加工各类无毛绒5.5万多吨,其中山羊绒5000吨,占到全国总量的60%,世界总量的40%。在羊绒加工技艺与品牌塑造建设方面成绩卓著。考察组深入当地的龙头企业内部,实地观摩从山羊绒、绵羊绒精细分梳到成品精美编织的现代化生产全流程,对其先进卓越的技术设备以及严谨规范的质量管控体系印象深刻。考察组与清河县的企业进一步细化完善合作方案,除了传统的原料供应与产品加工协作之外,还将积极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营销领域大胆探索,希望借助清河县成熟完备的电商销售网络,全力拓宽新疆绒毛产品的销售通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新疆冬寒夏暑、昼夜温差大,地方品种大多数都有毛绒,是牲畜环境适应力重要组成部分。新疆也是中国绒毛主产区,培育有中国第一个细毛羊——新疆细毛羊;近年又培育出超细的苏博美利奴羊、疆南绒山羊和肉毛兼用的德新细毛羊,挖掘出12微米超细的帕米尔牦牛。通过此次活动,新疆的细羊毛、山羊绒、绵羊绒以及驼绒、牦牛绒等产业有望在资源整合优化、技术创新升级、市场拓展延伸等关键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今后双方将逐步搭建起稳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体系,不仅为新疆畜牧业的纾困增收注入全新活力与强劲动力,也为全国绒毛产业的协同发展积极奉献力量,更将使新疆广大农牧民真切享受到产业蓬勃发展所带来的丰厚红利,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新疆广袤大地深入践行与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