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褐牛产业技术研究现状
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加大了对新疆肉牛产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和自治区科技厅先后立项支持了国家成果转化项目《新疆绿色牛肉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示范》和自治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新疆肉用牛羊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新疆绿色牛羊肉深加工产业创新集群培育》项目。“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和自治区科技厅先后启动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部汇商项目《新疆牛肉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新疆肉牛新品种(系)培育与杂交改良技术研究示范》项目。
(一)新疆褐牛新品系(类型)培育研究
(1)立足新疆农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在伊犁河谷、塔额盆地两个新疆褐牛主产区大规模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基础上,研究确定了定向选育新疆褐牛肉用和乳用2个新品系的育种规划(十五年)、育种目标、技术路线和阶段性(五年)工作目标,通过“十一五”、“十二五”项目的实施,在新疆褐牛新品系(类型)培育方面,组建了新疆褐牛肉用品系育种核心群1051头、乳用品系育种核心群1200余头。肉用品系育种核心群12月龄公牛平均体高110.32±2.87cm、体重242.45±12.03kg、屠宰率54.12%,12月龄母牛平均体高102.42±2.33cm、体重221.14±11.38kg,18月龄公牛平均体高115.47±1.97cm、体重343.27±18.11kg、屠宰率56.47%,18月龄母牛平均体高111.36±2.26cm、体重294.56±15.41kg,成年母牛平均体高122.58±2.59cm、体重436.17±19.72kg。不同月龄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超过秦川牛的各项指标,同时,各项生产性能指标接近新疆褐牛新品系培育设定的目标,但仍需进一步进行选育提高,使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得到稳步提高和相对稳定的目的,在现有目标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选育提高,使各项生产性能指标相对稳定;
(2)开展了新疆商品肉牛优势经济杂交利用研究。引进加系肉用褐牛、南德温、红安格斯、肉用西门塔尔等品种肉牛优质冻精,开展新疆褐牛肉用类型培育和杂交组合筛选工作,初步筛选了适合南北疆的肉牛杂交改良父本,南疆筛选的品种为肉用西门塔尔牛和南德温牛杂交后代,后续需进一步在南北疆进行大面积进行推广示范;
(3)制定了新疆褐牛肉用新类型鉴定标准(草案),开展了新疆褐牛肉用性能相关基因的研究。
(二)安全高效饲养技术集成与示范
(1)开展了新疆褐牛均衡营养技术应用研究。针对草原牧区和农区两个不同区域的饲料来源和生产方式,研发出经济高效的母牛产犊后营养均衡技术、缩短母牛产间距技术,有效缩短了母牛产犊间距40~60天;研发出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实现提前30~40天断奶,降低了饲喂成本。
(2)开展了肉牛低成本高效饲养技术集成研究。针对牧区和农区两种生产条件,开展了新疆褐牛增产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系统研究草地(饲料)-牛的营养供给关系,获得了新疆褐牛夏季(放牧)和秋季(放牧加补饲)生长发育规律,研发出肉牛草原放牧高效育肥技术模式和异地育肥增产技术模式,其中草原放牧加补饲技术配套模式应用,18月龄牛平均活重由300kg提高到350kg,头均增重在50kg以上;异地育肥增产技术模式应用,18月龄牛平均活重由380kg提高到450kg,头均增重在70kg以上,实现同等生产条件下每头牛增效600元以上,形成了适合新疆不同生态区域的低成本生产模式和高效饲养方式。
(3)开展了新疆褐牛优质肉品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立足新疆肉牛区域布局和生产方式,开展了新疆褐牛草饲、谷饲为主的优质肉品生产技术研究,所屠宰的新疆褐牛与加新褐牛(F1)在肉质等级上为处于欧盟的U-O级之间,整体情况为新疆褐牛有44.44%的牛为欧盟等级的R级,加新褐牛(F1)有75%达到了欧盟等级的R级,表明现阶段以新疆褐牛为主体的优质肉牛生产技术具备生产中、高价位优质牛肉的条件与可行性。初步研究形成以新疆褐牛及其杂交后代为对象,以草饲和谷饲为主粮的饲养方式,以优质高档牛肉为产品的管理模式、生产技术、营养配方、规程标准等,还需开展精细化饲喂技术研究。
(三)新疆肉牛常见疫病的防控体系
开展了草原牧区和农区肉牛养殖场(小区)环境质量研究,主要针对土壤、水和饲草中铅(Pb) 、镉(Cd) 、铬(Cr)、砷(As)和汞(Hg)等5种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环境因素检测及监测的研究;开展了项目区养殖环境、圈舍及粪尿等因素对肉牛生产影响的研究;开展了新疆肉牛安全高效生产过程中添加剂、兽药、激素及其他违禁品等投入品使用、休药期全程监测技术的研究;开展了常见药残污染等因素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开展了草原牧区和农区肉牛生产场及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完善了示范区的疫病防疫体系,筛选出肉牛圈舍高效低毒消毒剂,但监测技术和手段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十三五”研究工作重点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在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时虽然取得了一些单项技术及科研技术成果,但这些单项技术需在新疆褐牛新品系培育、肉牛安全高效饲养、肉牛疫病防控与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组装集成并进行示范,“十三五”期间拟开展的研究如下:新疆褐牛新品系培育技术研究;引进品种选育与利用技术的研究;肉牛杂交改良效果评估技术;建立精准化的新疆优质肉牛草饲、谷饲生产技术体系;建立健全新疆肉牛常见疫病的防控体系,为新疆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