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快餐2个小时qq_附近100元一小时_同城200带吹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动态

新疆下基层干部入村第一天 “新家”暖意融融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3-10

    一腔热血沸腾,一路风尘仆仆。3月4日至5日,新疆首批下基层干部走上了新岗位、走进了一个个“大家庭”——远离乌鲁木齐的小村庄。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面孔,干部们感到如此亲切,他们和村干部、村民们很快打成一片,“新家”里流淌着阵阵暖意。

  入村的第一天,下基层的干部们,难忘村民们热烈欢迎的那一幕;迎来自治区工作组的村民们,记下了干部们不辞劳苦、心系民生的那一幕。也许,时间可以磨洗一切,可对于数万名下基层干部和数百万农牧民来说,这充满温度和激情而又珍贵的一幕,会永远留在他们心底。

  新疆交通运输厅工作组

  尽早为村民出力

  “桌上的那盏台灯,是村民细心安装的,他们额头上细密的汗水让我们感动,这就是我们要扎根在这儿,为村民带来改变的动力。”3月5日,新疆交通运输厅住村干部闫永旺说。这一天,记者跟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52名下基层干部,来到岳普湖县铁热木乡。在这里,他们将被分派到7个村,进行长达一年的住村工作。

  从县城到乡里,再到村里,一路上大多是平坦的柏油路。快到铁热木乡时,道路开始颠簸不已,下基层干部雷志仁问随行的当地干部:“这是怎么回事?”

  “附近在修高速公路,大车把这段路压坏了,施工方承诺今春就给我们修好。”得到这样的答复,下基层干部们放心了。

  铁热木乡库台克力克村,距离岳普湖县城30公里,有426户2280人。因为沙尘天气,下基层干部们身上都有点“灰蒙蒙”的。“兄弟们,我们到了,未来一年就看我们的了。”拍拍身上的尘土,雷志仁一声招呼,大伙儿齐声响应:“加油!”

  领完办公和生活用品,记者跟随第五小组来到了他们的住地,库台克力克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们,一早便在村委会等候。“来了,真的来了。”村干部兴奋地说,“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有限,你们来了,村里肯定会有大变化。”

  住村第一件事,自然是解决吃住问题。当地早已考虑周全,记者看到取暖的炉子、冰柜、床铺、煤气灶、锅碗瓢盆、洗漱用品一应俱全。“村委会真的非常贴心,吃住问题解决了,就差我们甩开膀子干了。”下基层干部卡哈尔说。

  居住地一旁,村干部带着村民正忙着搭建旱厕,男女两个厕所相隔10米。“条件艰苦,我们都很理解。看到他们这么费心地为我们考虑,很感动。”卡哈尔说。

  村干部买买江面露愧色地说,暂时还不能洗澡,干部们却毫不介意。“人都已到了基层,没有那么多讲究,只要能把工作干好就行,洗澡可以去乡上解决,我们没那么娇气。”下基层干部杨洪星说。

  为了尽快掌握库台克力克村的道路情况,刚刚收拾停当的闫永旺就在村里四处转悠,他说:“我的专业是建设道路,要尽早了解道路情况,可以尽早出力。”

新疆医科大学工作组

  和村民说说心里话

  初春的墨玉县扎瓦镇胡木旦村微冷,土黄色的巷子、房子和刚刚探出头的嫩绿麦苗融合在一起,格外美丽。

  3月5日,是新疆医科大学下基层干部住胡木旦村的第一个工作日。

  清晨8时,工作组一行8人已起床。馕、奶茶粉、核桃仁……自带的干果、杂粮成为他们在这里的第一顿早餐。

  阿巴拜克力·米吉提是新疆医科大学纪检委副书记,也是工作组的副组长。“我们是昨晚进入胡木旦村的,来到这里,正是晚饭时间,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理房间,等全部规整完,差不多是凌晨4点了。”他说。

  11时40分,新疆医科大学副校长、工作组组长张刚强把大家召集到了村委会办公室,围着火炉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

  “今天我们召开第一次工作会,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胡木旦村的情况,然后把今后工作做一个分工,从现在开始,大家要尽快进入角色。”张刚强说。

  13时许,前来村委会的村民,将工作组的队员围在一起,都想第一时间与他们说说心里话。

  “我们要在这儿呆一年,会经常去你们家里,不要把我们当客人,我们都是一家人嘛。”张刚强用维吾尔语打过招呼后说道。

  胡木旦村位于扎瓦镇西部,距镇中心约8公里。全村5个小队、356户,总人口1508人,人均耕地0.8亩。村民多以畜牧业、农业、核桃产业、手工业为生计,外出打工的人数很多,2012年人均收入为3522元,总的来说该乡收入还比较低。

  短暂的交谈后,工作人员立即进入角色。有人跟着村民前去察看村里的交通状况,有的则去地里察看农作物,而张刚强向邻居艾比布拉·巴拉提家中走去……

    新疆民政厅工作组

  收拾“新家”接待村民

  走出机关告别亲人,深入群众为民解忧。3月4日,自治区民政厅69名下基层干部率先来到柯坪县盖孜力乡,简单的午饭过后,他们便奔赴该乡的9个村。

  在喀拉玛村,工作组组长李宏军带领7名干部住进村委会的两间办公室,他们自己动手铺床、扫地,认真地收拾着“新家”。

  “工作队来了!”消息很快传开,村委会大院里来了不少村民,有的村民主动帮助下派干部们收拾房间。

  李宏军一按房间的开关,灯怎么不亮?村干部哈力克·托乎提赶紧拿来螺丝刀检修,不一会灯就亮了。李宏军感激地说:“热合买提!”哈力克·托乎提则笑着说:“你们来到我们村,帮助我们把村子管理得更好,让村民日子过得更好,我们还要向你们学习呢。”

  听说自治区工作组来了,喀拉玛村民族团结模范热合曼·塔依尔赶来了。这几年,他在自己家办起农家书屋,吸引了不少村民和孩子们前去阅读。他常给大家讲生活的变化,讲党的好政策,教育年轻人要爱党爱国,搞好民族团结,珍惜现在的好生活。

  住到农村开展群众工作,与农民零距离接触,对于李宏军来说还是第一次。到基层、接地气是李宏军很早就有的愿望,现在终于有了机会。来到柯坪县后,他立刻用手机拍下了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与群众亲密交流的照片,他把照片发给妻子,让家里人安心。
新疆贸促会工作组

  不给村民添麻烦

  3月4日一大早,乌恰县吾合沙鲁乡恰提村特别热闹,柯尔克孜族牧民们聚在一起,有的忙里忙外地准备着,有的仔细地打扫着。这一天,是恰提村迎来首批下基层干部的日子,为了这一天,当地牧民提前一周就开始张罗了。

  牧民斯迪克·吾斯曼今年51岁,一提起工作组要来村里,脸上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说:“今天,天还没有亮我就起床了,终于盼到了工作组,我们全村人开心啊!我一定要让工作组的干部住到我家来,让他们安心在村子工作。”

  正说着,只听有人喊:“工作组到了,快点去村口接!”吾合沙鲁乡的干部带着工作组出现的那一刻,掌声、欢迎声此起彼伏。

  下基层的干部们用柯尔克孜族礼节与村民们握手,村民们唱起了柯尔克孜族的迎宾歌谣。

  听到村民们为工作组准备了住处和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时,新疆贸促会副会长牛敏非常感动。她说,谢谢村民们的热情邀请,干部们将居住在村委会里,绝不给村民增添麻烦。干部们将深入牧民家庭,深入田间地头、牧场深处,了解民情、民生,以实际行动解民忧,帮民困。

  当天,来自新疆贸促会、自治区煤炭局、新疆能源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4家单位的34名下基层干部,分别抵达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巴音库鲁提村、克孜勒阿根村,黑孜苇乡叶克铁列克村、阿依布拉克新村等5个村。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开始了住村工作。

信息来源:新疆兴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