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畜矛盾尖锐草原“遍体鳞伤”
新疆天然草原可利用面积7.2亿亩,最基本的利用方式是四季转场。长期以来,由于在牧区草原生产利用中存在超载过牧、樵采、挖药、开矿等行为使草地屡遭破坏,草地生产力退化,草场载畜量下降。
资料显示,从1996年到2006年,牧区牲畜数量由1900多万头(只)增加到2400多万头(只)。至2011年,新疆夏牧场理论载畜量为3390.43万羊单位,实际放养牲畜数量为4270.89万羊单位,超载率25.97%;春秋牧场理论载畜量为1742.13万羊单位,实际放养牲畜数量为2718.87万羊单位,超载率56.07%。而冬牧场因为超载过牧,30%的冬牧场已不能利用。
新疆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已难得一见,饥肠辘辘的牛羊吃了草叶啃草根,使大片天然草场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原先水草丰美的草原甚至变成了“黄土高坡”。尖锐的草畜矛盾,迫使国家和自治区痛下决心,采取多种措施,“遍体让鳞伤”的天然草场休养生息。
2010年,国务院决定在新疆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げ怪崩疲?年一个周期。中央财政将每年安排134亿元,对草原禁牧实行补助,对草畜平衡实行奖励,对牧区人工饲草料生产和牲畜品种改良等实行生产补贴。
2011年6月,新疆率先在全国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按照《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实施草原禁牧1.515亿亩,其中退化严重的温性荒漠、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禁牧1.181亿亩,重要水源涵养地和草地类自然?;で?50万亩,2007年至2010年退牧还草工程禁牧区3190万亩。结合新疆草原禁牧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不同草原类型禁牧的补助标准,即荒漠类草原禁牧和退牧还草工程按照每年5.5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水源涵养区和草原?;で涟凑彰磕?0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
给牛羊“定编” 确保草畜平衡
让退化严重的草原,通过实行阶段性禁牧得以休养生息,使超载过牧的草原通过草畜平衡的措施防止退化,是草原生态奖补机制的核心目标。
据自治区畜牧厅副厅长赵新春介绍,国家划定新疆草畜平衡面积5.4亿亩,共需从草畜平衡区核减转移牲畜870.18万只羊。2011年和2012年新疆计划核减转移牲畜600万只羊,实际核减转移709.04万只羊,超额完成任务。2013年计划核减转移牲畜161.14万只羊,目前已完成140.5万只羊。也就是说目前新疆已完成840多万只羊的核减转移任务。
在给数百万牛羊“定编”“定岗”之后,伊犁河谷通过“养”草,让近5000万亩严重退化的草原得以休养生息,不到3年就再次勾勒出一幅水草丰美的图景。
在对天然草原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后,新疆将禁止农区牲畜上山放牧。同时,牧区有近千万只超载牛羊面临向定居点和农区转移安置,实行舍饲圈养,育肥出售。农牧结合实行冷季舍饲,暖季放牧?;褂芯褪墙虻刃⌒蠡怀膳?、马等大畜,将土种换成良种,以提高单位面积草场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这几年,每到秋天,富蕴县喀拉布勒根乡的牧民马丁都会通过育肥出售一批羊,保留体格健壮的生产母羊。这样做是响应政府提出的确保草畜平衡,一部分转场到冬牧场,一小部分留在定居的家中进行圈养。说起不放牧还能拿到钱的好事儿,马丁高兴地说:“虽然转场的羊的数量逐渐减少,每年都会减少一半以上,但圈养和牧养的羊的质量都明显提高,存活率比过去高很多,加上草原奖补的钱,与往年全靠转场放牧的收益差不多,育肥还能带来更高收益,一年下来,收入反而比以往要高很多?!?/SPAN>
新疆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5年内将有近百亿奖补资金使天山南北120万牧民受益。
把牧草种起来 让草原绿起来
世世代代靠放牧为生的马丁告诉记者,从领取第一笔天然草原生态?;げ怪崩鹂迹蘼墼诖呵锬脸』故窃诙脸∽约业哪燎冢呐Q虺圆菔?,都不能往那些被铁丝网围起来的草场退化严重和处于风沙边缘的地方跑了。
自2011年新疆借助国家全面实施草原生态?;げ怪崩撸岩晾绾庸?40万亩退化严重的草原和水土涵养区划定为禁牧区域,并为4391万亩草场核定了合理的载畜量,禁牧和限牧区占到整个河谷草原总面积的九成。大批牛羊“集结”起来,走出草原,圈养在农区。
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兽医局有关领导介绍,经过3年休养,一些地方的牧草已高过成年人的腰部,山风过处,曾经连马蹄都没不过的草原,如今却碧波起伏,只有1米多高的分界围栏在草丛中时隐时现。
据统计,2013年入冬前,伊犁河谷草原平均每亩鲜草产量已达380公斤,比2010年增长了27%。伊犁河谷所有限牧区域的牧草平均高度都达到了8厘米以上,恢复最好的地方牧草已接近50厘米。这一数据是通过对遍布伊犁河谷的254个草原生产力动态监测点的测算分析得出的,这意味着通过禁牧和限牧,草场植被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增长,伊犁草原开始大面积复苏。
将牛羊从草原核减下来,就要解决牛羊吃草问题。自治区畜牧厅党组书记张志恒介绍说,我们将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中的牧草良种补贴与国家实施的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相衔接、相补充、相配合,积极开展种草补助试点。
新疆各地结合光热水土资源状况,努力提高饲草料生产率和加工利用率,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阿克苏地区通过推广林草间作、农田套种饲料甜菜、胡萝卜、西葫芦等技术和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等措施,全地区粮经草比例不断优化??κ驳厍髡种惨到峁梗陆ㄈ斯げ莩?.2万亩,苜蓿保留面积超过54万亩。相信随着各项草原生态?;ぶ贫鹊穆涫担陆牟菰桃饣岣由钆?。
信息来源:天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