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布鲁克作为新疆最大的亚高山草原,生态保护的好坏关乎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乃至全疆,所以和静县必须先行一步,保护好巴音布鲁克的环境,做好生态建设工作。”6月2日,新疆和静县副县长黄新平对记者说。
近年来,和静县不断加大巴音布鲁克景区的环保工作力度,超出草原承载能力的牛羊已退出天鹅湖湖畔,世居湖边的近万名牧民也逐步迁出湖区。和静县在旅游景区建设时注重环境保护,对巴音布鲁克镇道路、供电、供热、供排水、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等公益设施进行了修建改造;在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景点、巩乃斯阿尔先沟景区、班禅沟景点、巴伦台黄庙旅游景区和巴西里克修建环保型旅游厕所。
和静县委、县人民政府把2012年定为生态环境建设年。这一年,和静县借巴音布鲁克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为契机,累计投入1.31亿元,实施提名地禁牧草场164万亩,恢复专家考察沿线植被6000亩,草原植被覆盖率上升了15%。同时大力实施“绿色留高原、人畜下山来”的生态保护工程,投资1980万元,完成新增围栏草场面积120万亩、新增人工草场3万亩,建成21280亩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完成治沙面积11.5万亩,有效改善了和静县的生态环境质量。
巩乃斯镇在2012年“6·30”地震后,拆除危旧房162套,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了牧民定居房、公租房252套,并对所有建筑安装统一色调屋顶,确保镇容整齐,使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按照绿色环保的要求,巩乃斯镇大力发展有机、生态畜牧业,鼓励牧民转变经营模式,将过去传统的畜牧业养殖方式逐渐向规模化、现代化圈养的方式转变。并在2012年成功创建为自治区首批生态乡镇,该镇的三个村也同时荣获自治区生态村荣誉称号。
2012年以来,和静县在县城、巴音布鲁克镇、巩乃斯镇等地推广实施节能环保供暖新技术,投资2600万元新建和改造燃气供热站5座,地源热泵、天然气供暖、电采暖面积分别达到13万平方米、72万平方米、9.6万平方米,供暖面积达94.6万平方米,节能环保供暖覆盖率达67.5%。
2013年,和静县继续深化生态建设年工作,全面启动了自治区级生态县创建工作。目前已经申报了6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和15个自治区级生态村。“我们力争通过生态县建设,使全县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黄新平说。
信息来源:新疆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