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四团三连“扶贫羊”发放现场热闹非凡,咩咩的羊叫声和牧民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当日,三连蒙古族贫困户巴特尔领到了38只体格健硕的“扶贫羊”时激动的说道:“感谢团里给我发放的这群生产母羊,回去后我一定把羊喂好,用不了多久,我就能有一大群属于自己的羊了,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的。”
七十四团是国家级贫困团场,在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达100余户,占全团少数民族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历年来团场在扶贫上多是采用给钱送物,劳务帮扶,结果是年年扶贫,年年不脱贫。自2009年起,该团抓住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的大好机遇,创新帮扶思路,将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把少数民族扶贫工程全部纳入兴边富民行动项目,借助专项资金,结合少数民族擅长养殖的特点,连续启动了五轮“扶贫羊工程”,变扶贫不发钱,买成母羊助生产,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以输血与造血并举的方式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滚动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今年,该团根据师党委提出的扶贫少数民族五年规划要求,进一步巩固帮扶成果,投入兴边富民项目资金200万元,启动了第五轮以“赠羊收羔”模式运作的“扶贫羊工程”。即给年收入2万元以下的39户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每户无偿赠送38只两岁的生产母羊,从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每户项目户分别给团场还12只羊羔,从第五年起赠送的38只母羊的所有权就归项目户所有。发放形式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该团畜牧发展中心、挂钩单位、担保人现场帮助项目户挑选身强体健的两岁生产母羊,项目户不用掏腰包就从团里领回了“扶贫羊”,滚动发展四年,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照样可以发“羊财”。这一举措极大的激发了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三连哈萨克族贫困户沙里克一心想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由于资金短缺,只养了十来只羊,无法产生规模效益,这次一下子领回了38只羊,对养羊致富的信心更足了,他高兴的告诉笔者:“送羊的办法好,今年是一只,明年就是两只,以后会越来越多,有羊了,就有钱了。”
为确保“赠羊收羔”扶贫模式长效运转,该团还制订了详细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团场与每户项目户签订扶贫羊饲养责任书,规定要求项目户五年内不得随意买卖、宰杀、转让扶贫羊,以确保项目户的发展实力。各连队对项目户进行不定期跟踪检查和服务,确保扶贫羊发展数量每年递增不低于25%。还专门从畜牧发展中心聘请技术人员开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帮助连队专门培训了兽医技术员,组织专门人员跑市场销售畜产品,解决了少数民族职工养畜的后顾之忧,切实将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截止目前,该团实施的五轮“扶贫羊工程”共投入兴边富民专项资金600余万元,为少数民族贫困户发放扶贫羊近5000只,扶贫牛200余头,覆盖到全团6个农牧连队,受益贫困户达100余户,有力的促使了养殖业成为该团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信息来源:兵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