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张春贤书记提出了“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和“两个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同正在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有机结合,以水源涵养区为切入点,以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最美草原为目标,畜牧厅、财政厅将天池、那拉提、巴音布鲁克、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等8处草原景区核心区列为水源涵养区实行禁牧保护,并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在自治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专门安排部署。自治区水源涵养区共150万亩,每亩给予50元禁牧补助,每年补助资金7500万元。水源涵养区保护是我区天山申遗中投入资金最多,支持力度最大的一项工作。
2013年6月14日-23日,畜牧厅、财政厅组织四个工作组对各水源涵养区禁牧和所在地州草畜平衡达标情况进行了绩效评价和督导检查。各水源涵养区禁牧成效较为显著,其中巴音布鲁克、那拉提、天池等水源涵养区结合天山申遗,外迁牧户,拆除临时建筑,加强监管措施,严格落实禁牧制度,草原植被恢复明显,草原景观显著改善。
6月21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新疆天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新疆天山”是一个系列遗产提名地的世界自然遗产总名称,自西至东包括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4个片区,总面积5759平方公里。是天山最具代表性的区域,集中展现了天山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类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突出体现了天山的价值。
6月21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新疆天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新疆天山”是一个系列遗产提名地的世界自然遗产总名称,自西至东包括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4个片区,总面积5759平方公里。是天山最具代表性的区域,集中展现了天山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类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突出体现了天山的价值。
信息来源:新疆畜牧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