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至9日,以构建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为主题的中国奶业协会2008年会及奶业高层论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同期还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和乳品加工、市场营销、企业家论坛、奶牛养殖机械及卫生保健等专场研讨会。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奶业作为一个产业已基本形成,奶业在推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2007年全年奶牛存栏达到1387.9万头,比上年增长1.82%,是1978年的28.9倍;奶类总产量达到3684.18万吨,比上年增长11.56%,是1978年的38倍;人均奶类占有量为27.88千克,比上年增长9.6 %,是1978年的27.3倍。2008年1—6月我国奶牛存栏和奶类产量预计为1435万头和1915万吨,同比增长8.3%和11.5%。
刘成果对记者说,在我国奶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主要有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方式落后;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加工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液态奶标识制度不落实;消费群体培育滞后,市场开拓不力。
刘成果认为,要解决当前奶业存在的这些问题,除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继续推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外,必须从解决奶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入手,构建奶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一要构建原料奶收购价格的形成机制,由奶农、加工企业、协会、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协调委员会,在定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原料奶收购的指导价格,并进行监管,做好组织和落实工作。二要构建产、加、销利益联结机制,实行合同收奶,签订长期稳定的原料奶收购合同,促进奶业一体化经营;发展奶农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奶农在这个链条上的话语权;另外鼓励乳品企业自建稳定的奶源基地。三要构建质量控制机制,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原料奶的质量,将其结果交乳品企业按质定价,并实行矛盾仲裁。四要构建法律标准监督机制,对现有标准及其实施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清理,并逐步完善,为加强对奶业生产的规范和监管服务。五要构建宏观调控机制,通过创新奶业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的产业政策,建立乳品国家储备制度等方式加强奶业的宏观调控能力。六要构建鼓励消费的机制,通过加强营养和饮奶知识的宣传,积极引导和鼓励乳品消费和推进“学生饮用奶计划”等方法不断开拓乳制品消费市场。七要构建行业自律机制,业内相关单位要开展公平竞争,推行合同收奶,恪守诚信经营,谋求共同发展和接受社会监督,践行社会责任。
刘成果告诉记者,国内外实践证明,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做好以农为本,理顺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的利益关系,及时合理的调整原料奶价格,保障奶源基地的稳定;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保障生产、加工、销售的协调发展,避免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两层皮,避免乳品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消除产加销各环节的利益冲突;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真正把奶业的管理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规范奶业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牛奶生产加工和市场的秩序,保障奶业持续和谐发展,推进现代奶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