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全面阐述了国家对乳制品工业发展的政策目标。舆论普遍认为,新政鼓励优势企业壮大发展,抬高行业门槛,提高行业集中度,有利于解决市场竞争无序的弊端,对行业龙头企业长期利好。在政策颁布当日,伊利等乳业龙头的股价应声逆市走高,也表明了投资者对新政的充分肯定。当即有人断言:中国乳业自2002年之后的第二次变局正式开始。
仅仅两周之后的6月19日,国内乳品领军企业伊利集团应声宣布,其全球规模最大的配方奶粉样板工厂—伊利金山新工业园全球奶粉样板工厂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落成。据了解,该工厂投产后可日处理鲜牛奶1200吨,年产各种配方奶粉产品6万吨,是目前第一个规模可与顶级液体乳生产基地媲美的奶粉生产项目。
这似乎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以奶粉等产品为主的固体乳制品正在中国乳业的产业结构中逐渐崛起。已有乐观者表示:这标志着中国的乳品企业已经自觉探索出一条以液奶、奶粉等多产品线为支柱的、综合性、多元化的发展通途。中国乳业的“液态奶时代”有望终结。
“液奶独大”或成明日黄花
在中国奶业的迅速发展中,液态奶一直起着主导和支柱作用。
根据一份由利乐集团公布的涵盖世界116个市场的乳制品消费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液态奶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在中国,2000年生产134万吨液态奶,2001年和2002年每年增长110万吨左右,2003和2004年增长220多万吨,总产达到806.7万吨。短短5年间液态奶产量增长了 5倍。而在2007年,中国的液态奶总消费量已达到175亿升。但也是自2007年起,一直以几何级数递增的液态奶增长趋势突然放缓。以液态奶占到产品线整体收入89.8%的蒙牛乳业为例。这一年其净利润增长不到29%,较其2006年度的59.21%大幅下跌五成,已不复当日的“火箭速度”。
资深乳业专家陈渝当即分析:液奶独大,冰淇淋、奶粉等产品疲软的发展态势已成为目前中国乳业的发展瓶颈,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直接带来了液态奶毛利率走低,而极度不平衡的产业结构则使整个行业在风险来临时缺少与市场博弈的能力。
在被业内人士称为拐点的2007年,中国乳业亟待转型,而迫在眉睫的首先是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幸运的是,一些敏感的乳品企业已经察觉到这一点。
在2007年中报时期,一向以稳健著称的乳业领导者—伊利集团高调宣布:其已率先完成了产品结构的战略转型,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当时已经超过了伊利业务结构的40%,趋近当前国际乳业巨头的产品结构。这似乎为当时正处胶着状态的中国乳业撕开了一线希望的出口,其他乳品企业纷纷跟进。2008年3月,光明乳业(爱股,行情,资讯)宣布,其奶粉和奶酪同比增长双双实现近80%,为销售的贡献率稳步上升。而已完成产品结构转型的伊利则最先尝到了甜头。其2007年年报显示,在原材料上涨带来的行业压力下,伊利所承受的冲击最小,主营业务依旧保持了17.56%的稳健增长,净利润则增长27.46%,与上年相比稳中有升。在液态奶增长趋势放缓带来的压力中,其奶粉销售同比增长35.46%,冷饮则同比增长19.86%,双双领跑中国乳业。
从此而后,伊利综合性、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及至金山工业园奶粉全球样板工厂的建成,这种优势则被彻底放大。在这个项目中,伊利集团集中了全中国最优质的奶源基地(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和最顶尖的国际乳业技术,引进了瑞典Tetra Pak、丹麦NIRO、德国ROVEMA及瑞士INDOSA等国际知名公司的全套进口设备生产线,打造了一个全球规模最大的配方奶粉样板工厂。该工厂6万吨配方奶粉的年产量,已使其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于任何一个同业竞争者,而在配方奶粉生产能力,生产设备工艺,节能环保、优质奶源储备等方面的六个“第一”,更使其奶粉业务迅速成长,并与液态奶一样具备了参与国际性竞争的能力。
陈渝遂断言:“伊利已经为我们做出了破解乳业困局的有益尝试,中国乳业由此进入了品质和效率的全面竞争阶段。以此为先导,液态奶独大的局面将逐渐改观,中国乳业优化产业结构的趋势将从此越发明显。”
“乳业帝国”从此启航
在2007年之前,中国乳品企业常常自豪于与日俱增的液态奶产量,却吝于多谈奶粉、冷饮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与雀巢、达能等乳业巨头相比,中国本土的乳品企业在固体乳制品领域的发展总是略显单薄。
固体乳制品是乳业科技含量最高的生产品类之一。但多年以来,却因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与研发能力而令诸多本土乳企望而却步。没有品质和技术的持续积累,国内乳企很难将奶粉做大做强。不论是国际知名乳业巨头,还是某些国内专注于奶粉的民族企业,都是经过了长期的积淀才得以完成奶粉的研发与生产。甚至有个别国际知名乳业巨头,前身即是制药企业,一直延用药检标准生产乳制品,才最终使其产品品质与其他同行相比遽然提升。
显然,奶粉生产需要厚积薄发,而至少一部分国内企业在2007年之前尚未完成量的积累。单纯依靠速度型增长以及与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难以跨越奶粉生产和销售上的一些难题。但奶粉的“高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比”等特征,恰恰是目前的中国乳业摆脱瓶颈最为急需的。没有奶粉、冷饮、酸奶等多支柱的发展,中国乳业难以诞生真正可以与世界巨头匹敌的乳业集团。
此次伊利金山新工业园奶粉全球样板工厂的落成,则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中国式“乳业帝国”诞生的雏形,世界顶尖技术的多重应用,已经进一步证明了这个来自草原的乳业王者以“品质”驭天下的决心。
据伊利集团介绍,在金山奶粉工厂,至少有8项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应用。精准配料系统的应用使其奶粉营养配比达到“0误差”,比行业平均的精准度提高了25%;膜过滤冷除菌和五效可切换降膜蒸发技术则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牛奶的天然营养成分并有效的除去了牛奶中的菌体,从根本上避免了由奶粉本身的特性造成的婴儿过敏反应,从而在营养和安全两个层面有效提高了产品品质。
工厂还引入了世界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和冷凝水回收技术,仅水一项每天就可以节约1000吨,全年的节水量相当于近2000个家庭的全年生活用水。
这些都使人们看到:凭借十几年来积累的深厚底蕴,中国乳业已经拥有了一家可以像一个真正的国际乳业巨头那样,有能力大规模生产“双高”产品,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并足够资格在固体乳制品市场与国际品牌近身厮杀的领军企业。这对整个乳业都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领航者的信心
现在想来,伊利在07年7月出口埃及的那批28.8吨的黄油,更像是一场固体乳制品大规模参与市场前的预演,在与国际乳业品牌的短兵相接中,树立了一个行业领航者的信心。
当一包包高端奶粉从金山工业园奶粉全球样板工厂的流水线上包装完成的时候,以伊利为首的部分中国乳品制造企业的高端转型已经完成。可以看出,伊利集团正试图改观过去国内乳业液态奶业务所占比重过高、一味粗放型增长的局面,用产品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带动着中国乳业下一个时代的健康和谐发展。
在今年3月,伊利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在邀请潘刚赴美为哈佛学子讲课时,哈佛商学院资深教授麦伟略曾这样评价:伊利作为这个时代的典型代表,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紧密契合,而乳业作为与农业联结紧密的朝阳产业,在伊利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与雀巢、达能等国际乳业巨头迥异的独特成长之路,它的发展正在体现并预示着中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发展脉络。
潘刚在接受采访时踌躇满志地说道:“在下一个10年,无论是出于生存需要,还是满足国际竞争的趋势,中国乳业必将加速走向平衡、健康、合理化发展。此时此刻,创新、高端和自主知识产权正在驱动着中国乳业在世界的崛起。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乳品消费群体之一,10年之后,国际乳业市场,一定将烙印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一个在草原上诞生,并在中国大地上扎根的中国式“乳业帝国”从此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