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8年的产业周期,奶牛养殖业一旦受伤将更难以恢复
在“一块猪肉引发的CPI上涨”尚未落幕之际,自7月下旬以来,已经持续了多年“价格战”的乳制品市场显现出强烈的涨价欲望。
《瞭望》新闻周刊在调查中发现,在国内乳业巨头们联手承诺禁止“买五赠一”等促销手段、共同协商如何提高产品价格以“?;つ膛├妗钡仁录澈螅悄膛<鄹癖┑?、奶牛饲养成本大幅上升、鲜奶收购价长期维持基本不变、奶农们纷纷杀牛、农民叹息养牛业“后继无人”。受访的专家警告,奶业进入“关键转型期”,政府将被迫展开“保牛运动”。
不少业内人士担心,奶牛业会不会上演生猪养殖业大起大落、暴涨暴跌的一幕?
“杀?!庇搿氨┱恰敝挥幸幌咧?BR style="FONT-FAMILY: "> 去年以来,在内蒙古一些奶牛集中养殖地,杀奶牛、卖奶牛甚至小母牛的情况开始出现,奶牛养殖业与奶制品业?;鸾ケ┞丁?BR style="FONT-FAMILY: ">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是内蒙古奶牛养殖“第一旗县”,全旗人口35万,目前奶牛存栏23万头,年产鲜奶75万吨,仅伊利、蒙牛两大企业每年就在该旗收购鲜奶就达30多万吨,占两企业在呼和浩特地区收购量的36%。
但不久前本刊记者在土默特左旗采访时,一些基层干部和奶牛养殖户却对当前的奶牛养殖业表示了忧虑。据旗畜牧局局长王树德、人大副主任刘志强等人介绍,今年以来全旗鲜奶产量放缓,仅比去年同期略为增长了1%~2%,而去年与上年同期比则增长30%。
据分析,由于饲料价格大幅上涨,鲜奶收购价增长不多,奶牛养殖比较效益严重下降,导致许多散养户不愿再养或已养不起,只好将低产牛提前淘汰。土默特左旗的调查显示,与2005年相比,平均每头奶牛年效益下降1500元左右,目前已有10%左右的散户在亏本维持。
此前,土默特左旗奶牛养殖业在“飞速”发展期出现过“炒牛”现象,奶牛价格一度每头高达1.2万~1.5万元,初生的小母牛也被炒到五六千元。
但去年农民养牛积极性下降以来,奶牛价格跌落到每头5000元左右,初生的小母牛每头300多元都无人要,只好卖到屠宰场或血清站抽血清,有近七成供奶户不养小犊了。
在呼和浩特市较早养殖奶牛的赛罕区金河镇碾格图村,奶牛从2005年开始出现了净减少,现在大约淘汰了1/4。最多的时候存栏奶牛有4000头左右,现在只剩下不到2800头。奶农陈太平家一共卖了6头成年奶牛,都卖到屠宰场了。
如果说大量病牛、低产牛被提前淘汰、屠宰尚可理解的话,一些刚出生的小母犊也难逃厄运则危及奶牛产业的后劲。
品质优良的后代是奶牛产业的“希望工程”,国家对一些重点养牛地区的奶牛改良进行补贴,在国家最早实施奶牛良种冻精补贴的和林格尔县,家畜改良站站长贺鸿荣担忧地说,因为养牛效益太低,一些享受国家补贴优质冻精繁殖的改良奶牛牛犊,也被二三百元卖了。
据了解,截至2006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共有奶牛268万头,其中农户散养的约占70%。目前养殖奶牛的盈亏平衡点为每头牛年产奶4.5吨~5吨,而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和林格尔县、土默特左旗、包头市九原区、土默特右旗等地,按区域的总体平均水平测算,奶牛单产几乎全部处于这一临界点以下,奶牛养殖业整体处于净亏损状态。
王树德表示,如果奶农的亏损和杀牛的现状持续发展下去,就会威胁到乳制品企业的原料供应,并且导致供应不足带来乳制品消费价格上涨。如此一来,乳业就可能陷入“养牛-过剩-跌价-杀牛-短缺-涨价”的周期性怪圈。
“买三送一”损害了奶农与消费者利益
一方面奶牛养殖业整体处于净亏损状态,另一方面,牛奶价格战一直硝烟四起,始终未停。
过去两年,奶制品行业以“买三送一”甚至“买一送一”等促销手段为载体的“价格战”一直打打停停,消费者直观的感受是奶多了、便宜了。
对此,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养牛成本大幅提升和奶农杀牛,之所以没有推动乳品涨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企业在“公司加农户”产业组织模式中拥有绝对话语权,强行阻断了鲜奶成本上升向下游终端产品传导;二是受养殖业周期较长的影响,奶农杀牛、卖犊的速度远不如当初奶牛规模快速膨胀的速度,原料奶供应暂时不会锐减;三是部分进口奶粉调制的“复原乳”替代了部分原料奶。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和林格尔县农牧局局长齐白晓、包头市奶业办公室副主任雷青山、奶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仝宝生等业内人士认为,奶农遭受原料与产品价格“夹击”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几年强势崛起的国内乳制品加工企业,与高度分散状态的奶农之间存在的不平衡,奶农一方始终没有鲜奶定价权。
换句话说,奶制品企业是拿奶牛养殖户的钱打价格战。
而另一个影响奶牛养殖户利益的原因,是“复原乳”泛滥。7月份召开的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的消息说,近年来进口奶粉增加,用奶粉生产的还原奶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直接影响了原料奶的收购和价格。2006年,奶粉进口增长了25.8%。海关统计,2007年2季度,我国北方某重要乳品工业大区进口奶粉同比增长了10倍还多。
进口奶粉冲击了国内奶牛养殖业,出现了“企业壮大、奶农赔钱”的奇怪现象。2006年,国内排名前三位的三大乳业公司的销售收入近400亿元,比两年前翻了一番多,而奶农们的境况却日益窘迫,农业部统计,当前全国约40%的奶牛养殖户出现不同程度亏损。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日渐攀高,已经打了若干年“价格战”的乳制品企业,也开始动手推动价格上涨,但这个收益未必能转化到奶牛养殖户手中,奶牛养殖业?;谰伞?BR style="FONT-FAMILY: ">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牛奶涨价受到肉、蛋、禽、粮油涨价的影响,自身也有农民养牛成本上升导致的调价要求,但企业向农民收购鲜奶的价格还没涨多少,先来商量联手提高乳制品的价格,有价格垄断之嫌。
而同时,不少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乳品企业多年的价格战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物美价廉的产品。对于这一点,尽管普通消费者、甚至专门的质检机构都很难进入企业的生产环节去一窥究竟,但是从一些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成倍增长的奶粉进口数量、从国家三令五申地要求实施“复原乳”标识制度而一再受到强烈抵制、从媒体上时不时曝出的“勾兑奶”等信息中,消费者不难看出我们到底喝的是什么奶。
尽管如此,一些接受本刊采访的业内人士也对乳品企业主动平息“价格战”表示赞同。雷青山说,应当严格限制乳品销售当中的“买三赠一”等变相杀价行为,让牛奶的价格出口保持畅通,这样才能维护好广大奶农的利益。
政府建立“强农”干预模式
奶牛养殖业今天的繁荣得益于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从2000年开始,“政府扶持、企业担保、银行贷款”的模式推动了奶牛市场的空前活跃。在西部一些县,奶牛以每天数百头的速度增长,短短几年就由数千头增至十几万头。谁曾想自2005年以来,成年奶牛价格由高峰时期的2万元左右回落至5000元,乳牛犊价格从5000元跌至300元。
在奶农经历了可怕的牛价暴跌之后,不少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曾乐观地表示:这是奶牛养殖业的“理性回归”和一次难得的产业升级良机。然而奶农们发现,在整个奶牛业发展中,号召大家养牛的官员、银行、企业其实“一直理性”:
政府从一开始要的就是奶牛头数,现在如愿以偿;银行从一开始就找好了“后路”,发放贷款要求有企业担保、政府担保、农民联户担保,而且还贷款直接从收奶站的奶款中扣除,不论农民赔不赔钱,只要交奶,就要扣款;企业更“理性”得吓人,从2004年至今,喂牛用的玉米价格涨了几乎100%,而收购鲜奶的价格只涨了2%。
因此,雷青山等业内人士认为,奶牛养殖业“理性回归”的良机到来时,主管部门应该着手改变乳品产业链条上“企强农弱”的不平衡格局,促进整个产业健康发展、保护农民利益。
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上,当务之急是打击乳制品消费市场的恶性竞争,设立、完善、强化第三方鲜奶质量检测中心。各地政府应严禁乳制品销售变相的价格战,同时以第三方鲜奶质量检测站取代“说一不二”的企业内部检测机构,针对企业以“企业标准可高于国家标准”为由拒绝执行第三方检测结果的做法,通过设立第三方监测的不同标准来进行完善,要严格行政执法,树立第三方监测的权威。
限制乳粉进口。包头市奶业办公室奶业建设科科长孟建军说,国家应当在国际贸易法规框架内出台政策,提高奶粉进口的门槛,同时要引导、鼓励和支持奶农联合体、奶牛养殖公司联手进行反倾销行动。在乳制品加工行业重新明确、严格执行“复原乳”标识规定,严惩在这方面的违规企业。
建立饲料玉米储备制度,控制奶牛饲养成本。饲料玉米约占奶牛饲养成本的30%,专家们建议政府利用奶业风险基金或安排专项财政资金建立饲料玉米储备制度,维护饲料价格稳定,保障奶农的合理利益。
养殖大县应想方设法“救市”。一是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如将乳品企业的税收按一定比例返还奶农,对规模养殖户予以奖励,协调无息贷款等;二是完善和落实奶牛养殖风险基金等扶持政策,直接补偿农牧户,减少养殖户损失,减缓信用社信贷压力;三是要对由政府组织购入的劣质奶牛制定相应的补偿办法;四是通过政府收购、资助等方式,尽快集中一批优质母犊,防止种群“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