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全区拥有天然草地13.2亿亩,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7%,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0.3亿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0%左右。在内蒙古几千年的畜牧业发展史上,每个历史时期都曾经有过辉煌,而自治区成立后的60年则是最辉煌的篇章。这一时期,自治区畜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进步,成为自治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1947年,全区畜牧业产值仅有5.57亿元,到2006年增加到487.26亿元。同时,肉类、奶类、禽蛋、毛绒、皮张等总产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目前,全区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37.8%提高到现在的47.6%,首次超过了种植业的产值。
截至2006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总数达到1.1亿头只,其中农区牲畜占68%,创历史最高水平。纵观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历史,牲畜数量从1964年4000万到1989年5000万的跨越,整整用了25年,而从1989年到2006年仅17年的时间,牲畜数量就实现了从5000万到1.1亿的跨越。
我区是全国开展牲畜改良工作最早的地区之一,从1951年起就引进国内外优良种畜对当地牲畜进行改良,已经培养出三河牛、草原红牛、科尔沁牛、三河马、乌珠穆沁马、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驼、乌兰哈达猪、河套大耳猪等优良畜种。到目前为止,大小畜的良种及改良种比重已经达到64%,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内蒙古在2005年国家实施奶牛良种补贴试点的基础上,逐年扩大到对奶牛、肉牛和肉羊进行补贴。畜牧业良种补贴的对象是项目区饲养奶牛、肉牛、肉羊的农牧户,重点支持农牧民兴办的养殖场和家庭牧场。目前,全区已经下拨畜牧业良种补贴试点资金1370万元,补贴资金实行合同制管理,通过严格确定的供种单位补贴到农牧户。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的1952年,全区商品牲畜数量为41.6万头只,到1997年,商品牲畜数量达到1541.53万头只,增长36倍。同一时期,农牧民的消费牲畜数量从63.4万头只增加到460.63万头只,增长6倍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以来,我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区已经具备年产120万吨肉类和6.5万吨毛绒的综合生产能力,人均肉、蛋、奶占有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同时,我区的畜产品加工能力也得到增强,龙头企业正在崛起。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乳品、肉类、皮革、皮毛等重点畜产品加工行业,全区乡及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4588户,年加工能力为鲜奶69万吨,毛纺8.67万锭,羊绒纱3000吨,制革220万张,冷冻冷藏肉9万吨,畜肉制品1.9万吨,禽肉制品2万吨。肉类、鲜奶、毛绒等畜产品率分别达到64.1%、59.6%、84.2%,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50.2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总额的22.2%。
为了促进畜牧业商品生产的稳定发展,国家和自治区从1986年开始,有重点地在一些资源条件优越、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进行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经过12年的建设,到1998年,已经投资建设各类畜牧业商品生产基地46个,累计投资达3000万元。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对推动我区畜种改良,提高畜群质量,增加畜产品产量,提高农牧民收入,推动畜牧业走向市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增强了我区畜牧业的防灾抗灾能力,推动了我区的畜牧业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近年来,自治区努力保护草原生态,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使全区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全区草原全面推行以草定畜、季节休牧、划区轮牧的科学饲养方式。2005年,禁牧休牧面积达到6.24亿亩,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9670万亩,为全区生态建设实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