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牛肉产量仅次于美国、巴西,成为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国。但是我们的牛肉年出口量只有2万吨左右,与牛肉产量仅为我国1/3的印度相差17倍。同时,我国国内高档饭店和超市的高档牛肉几乎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同样1公斤牛肉,国产的最高价格也不过30多元,而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可卖到100多元。很多人都奇怪,论历史,我国是畜牧生产大国,养牛少说也有千余年了,饲养经验不可谓不丰富;论品种,我们有鲁西黄牛、秦川牛、南阳黄牛等优良品种,特别是鲁西黄牛皮薄、骨细、肉嫩,肌纤维间能够均匀沉积脂肪,形成明显的大理石花纹,很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可怎么就不敌外国牛肉呢?专家分析后认为,其原因在于我们有两大难题未能解决。
一是牛肉风味相差悬殊。目前,我国的肉牛多为一家一户分散饲养,很难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牛肉品质相对来说不稳定。比如,对同一家牛肉加工企业来说,他们收购的肉牛里面既有秦川牛,又有南阳黄牛,也有鲁西黄牛,品种五花八门,牛肉的风味也就相差悬殊。即使是同一个品种的牛,既有1年龄的,也有3年龄的;既有200多公斤的,也有400多公斤的;有圈养的,也有散养的。可以说是有老有少、有大有小、有肥有瘦。年龄不同、肥瘦不同的牛混在一起加工,再加上品质上的差别,风味不一也就在所难免了。而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牛多为集中饲养、统一育肥,同一批次的牛品种相同、年龄相同、体重接近,所以牛肉的风味也就基本一致。
二是药物残留严重超标。前几年,由于滥用农药,牛吃了被严重污染的土壤里生产出的玉米秸秆、饲草等,体内可能会有药物残留,再加上我国的牛大都是散养,防疫不到位,饲养管理不科学,直接导致了牛肉的药物残留特别是重金属元素超标。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牛肉的质量,削弱了国产牛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