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应对猪肉价格上涨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给正在为猪肉涨价而烦忧的生猪饲养户和困难群体带来了好消息。根据这个通知,国家要建立母猪保险与补贴相结合的制度,促进生猪生产,并增加对困难群体的补助,加强市场调控能力,着眼构建一个有利于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实现这一系列措施,中央和地方财政预计需安排资金约65亿元。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财政部如何通过调研,出台了这一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既治标又治本的政策的呢?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应急之策:
让老百姓都吃得起猪肉
“为化解和防范因猪肉价格上涨而引起的民生问题,财政部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财政部经建司司长胡静林说。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轮市场波动,但是对于人均年消耗猪肉28公斤的低保人员和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中专学生等困难群体而言,肉价上涨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要解决这一问题,让困难群体吃得起肉,不会因肉价上涨影响到正常生活,就需要增加对他们的补贴。对低保人员,中央财政将增加补助4.7亿元,缓解因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对普通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央安排补助资金2.8亿元。
为了寻求稳定猪肉价格的良策,财政部有关人员不仅多次深入到饲养场、农贸市场调研,还组织专家座谈,商量对策。经过调研和分析,找到了造成今年猪肉价格上涨的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受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影响。由于猪肉价格的涨跌首先影响仔猪的需求和价格,仔猪的需求和价格又影响母猪的存栏数量,这个周期一般为3年左右。而2006年,正逢生猪价格跌到了谷底,导致今年全国母猪和生猪的存栏数量大量减少。二是粮食价格和其他农资价格的上涨,带来了饲养成本的上涨。三是爆发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扭转了整个猪肉市场的供求关系。
找到了涨价的根源,就可以对症下药,国家财政针对猪蓝耳病疫情加大了防控力度,对散养猪实行强制免疫,并对疫苗经费给予补助,力图降低猪蓝耳病给饲养户带来的损失。
长效机制:
解决饲养户的后顾之忧
对于解决民生问题,财政向来不怕“买单”,关键是如何通过好的机制,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在生猪产业中,母猪是最重要的环节,相当于耕地,而生猪相当于耕地上的粮食,生猪的规模要受母猪规模的限制。因此,应该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母猪的生产能力,而将资金用于对母猪饲养的补贴,能让这笔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方法虽好,操作起来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由于目前我国母猪饲养十分分散,母猪又是活体,很难清点和核实,无法确保财政补贴的真实准确。在财政部长金人庆的亲自指导下,财政部整合多种资源,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即建立母猪保险与补贴相结合的制度,通过招标的方式,引入保险公司为第三方,通过利益机制,由保险公司来核实母猪数量。由于母猪保险的风险较高,为了激励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国家财政按比例对保费进行补贴,并按照每头母猪1000元的价值来计算综合保费。
母猪的数量确定后,财政部门再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将饲养补贴直接发放到饲养户手中。为了确保资金落实到农民手中,不被截留和挪用,借鉴粮食直补的成功经验,财政部要求已建立“一卡通”的,尽量通过“一卡通”发放补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中间环节。
一般来讲,从母猪开始饲养到生产出商品猪,大约需要18个月的周期,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成本和病害是饲养户面临的两个最大问题。胡静林认为,将母猪保险和饲养补贴相结合,正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通过母猪饲养补贴,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强了饲养者抵御成本上涨风险的能力,稳定了生猪产业的龙头。而母猪保险制度建立后,一旦因为病害和灾害造成母猪死亡的,由保险公司给予赔偿,这样又降低了养殖户面对病害和灾害的风险。因此这一制度既可免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又可以激发其养殖积极性,最终建立一个稳定生猪生产的稳定的长效机制。
除了在饲养环节发挥作用外,根据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还要完善生猪预警监测体系,择机增加国家储备肉规模、合理调整储备结构和布局,发挥储备调控市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