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在各地多样的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下,广大劳动者经过辛勤驯养和精心选择,培育出许多品质优良又各具特色的畜禽品种。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以及有关国际机构非常注重对资源信息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工作。我国政府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也非常重视。2006年,农业部下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牧[2006]18号)文件,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全面展开。
开展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意义重大
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开展的。20多年来,我国畜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导致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畜禽遗传资源数量、分布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受外来品种的强烈冲击,某些地方品种数量骤减,甚至濒危和灭绝。另一方面,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从前一些偏远闭塞的山区也能够为人们所驻足,因此近年来一批特征明显、性状突出的畜禽新品种、新资源相继被发现,尤其是西南、西北边远地区。
二是畜禽遗传资源外貌特征、生产性能发生了变化。例如,辽宁绒山羊的产绒量80年代为每只200~300克,到2002年其产绒量已提高到550~600克以上,增长了1倍多。
三是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的审定和推广,使遗传资源名录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为使我国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各地在加强保护的同时,重点抓了畜禽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开发,培育了一批新品种、配套系。1996年至2006年,仅国家审定通过的畜禽品种、配套系就有43个。
四是畜禽遗传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深化。畜禽遗传资源研究领域不断涌现新发现和新成果,这些都亟需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总结。
开展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旨在查清我国家畜家禽遗传资源的数量、分布、特性及开发利用的最新状况,为合理利用资源,培育新品种(配套系)提供可靠信息,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逐步建立、完善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和濒危资源预警机制,实现对畜禽群体数量变化、外来种对地方品种的影响和资源濒危状况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为确保我国珍稀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得到长期、连续、安全保护,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为了完成好这次资源调查任务,农业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扎实做好准备工作。在农业部畜牧业司的领导下,2002年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联合各省(区、市)畜禽遗传资源管理部门、技术推广机构和有关科研院校、专家,即着手准备开展全国范围内畜禽遗传资源调查。一是编写了资源调查技术资料,二是开展了资源调查试点工作,三是设计开发了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数据库和动态信息网。
(二)切实采取有效保障措施。农业部成立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专家组。技术专家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全国畜牧总站)。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专家组主要负责:总体调查方案的设计,技术培训与指导,调查数据的复查与核实,资源志的编写。同时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了资源调查办公室,有力保障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
(三)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2004至2006年,全国畜牧总站分别在广州等地举办了7次全国性和区域性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培训班,培训人次达800人次。同时加强对资源调查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成立了5个专家督导组,分别对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资源调查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督导数量达73人次;对贵州、云南、重庆、河南、河北等省的资源调查工作给予了技术指导,推进了全国资源调查工作。
截至目前,全国三分之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完成了现场调查和屠宰测定,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资料汇总、审核、整理和编撰工作,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在加紧进行调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办公室资料审核组工作已经启动,目前完成了重庆、广西、湖南、河北等地的调查材料审核论证,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现场调查、屠宰测定和资料审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