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家一顶毡房,坐拥千只牛羊”,曾是额敏县萨尔也木勒牧场哈萨克族牧民赛力克一家世代相传的梦想。而今,他们放弃了当初的梦想,通过当地政府帮助定居下来。
促使赛力克一家从游牧走向定居的,是塔城地区实施的牧民定居工程。
如今,塔城地区已有三成牧民实现了标准定居,还有越来越多的牧民将告别游牧生活。
走进赛力克的新居,记者看到,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等样样俱全。
“我家有五口人,200只羊,政府给我们划拨了30亩的饲草料地,一万多块的新房,我们只掏了5千块钱。”谈起牧民定居,赛力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牧民定居是必经之路?!彼切惺鸶弊ㄔ背鹿忝魅缡撬?。
“实现定居后,牧民提高了抗灾能力,同时促进了牲畜品种改良、集中防疫等?!彼堑厍竽潦抟骄值匙槭榧峭跻恍铝潘党隽思柑醵ň拥睦碛?。
摩托车逐渐取代马匹,成为牧民主要的交通和放牧工具。
毡房现在变成了赚钱的“招牌”,在旅游景点、度假村,毡房总是受外地游客欢迎。
如今,“数码相机”、“电脑”等词在牧民口中频频出现。“是定居让我们长了见识?!蹦撩癜⒐浪?。
缺医少药的游牧生活逐渐远离牧民。在定居点,牧民不仅拥有自己的医院,还参加了合作医疗。
从2006年开始,塔城区力争用五年时间使全区15000多户未定居的牧民全部实现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