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畜牧科学院2016年“访惠聚”工作组认真按照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访惠聚”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访惠聚”活动工作要点的通知》和《关于巴楚县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3-6月份工作要点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自治区党委“三项重点工作”统领“六项工作任务”和喀什地委提出的“两项具体工作”为中心,以自治区“1235”、喀什地委和巴楚县委“1255”为目标,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经过近6个月地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上半年考核被巴楚县评定为优秀。
新疆畜牧科学院2016年“访惠聚”工作组住村上半年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访惠聚”工作组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为抓手,树立问题导向,查找突出问题,解决突出矛盾,让群众满意,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7月15日,顺利通过巴楚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验收组验收。群众满意率达到90.5%。村党支部创建基层党组织星级由原来的5星达到了7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成立了12村“双语”培训学校和干部夜校。建立了每周二村委会、工作组、村警“三位一体”工作例会制度。建立村两委、工作组双周六联席会议制度,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协助做好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对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会计和团委书记进行调整。新一届村两委年富力强,工作有思路,有办法。
(二)推进“去极端化”工作。工作组全面落实《自治区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方案》和《巴楚县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分发《正确把握“四管齐下”的内容方法》系列手册和《如何用好“五把钥匙”》,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确保“去极端化”工作取得实效。开展大宣讲,强化正信挤压。制定了《2016年全村大宣讲活动实施方案》,工作组邀请了巴楚政法委主要领导,在12村开展了“揭盖子、挖幕后”和上缴“三非”物品等工作大宣讲。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两文件一条例”认真贯彻落实“两联系制度”。定期走访清真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强化文化对冲。围绕“六个对冲重点”,坚持“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原则,制定了《2016年“访惠聚”工作组文体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参加了色力布亚镇周四巴扎天“百姓大舞台”活动,获得第三名。在色力布亚镇农民运动会上。并获得男子排球比赛第一名。工作组自筹资金10万元,铺设了塑胶篮球场,成立了由“80、90、00”后青年组成的12村篮球队。组织村民积极观看县文工团组织的文艺演出和电影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和文化需求。宣传法律知识,用好村规民约,强化法治约束。针对长期以来村民普法教育不够和近年来“宗教干涉婚姻、计划生育和上学”等现象,工作组加强法律知识宣传,向村民宣传普及农村常用法律知识。充分利用村民大会、党团员学习日、到小组宣传和进家入户面对面宣讲等多种形式,普及《土地法》、《计划生育条例》、《婚姻法》、《教育法》,通过宣传讲解法律知识,引导村民遵纪守法,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对生活中干涉婚姻、计划生育和教育的宗教极端思想和行为展开斗争。帮助村党支部完善村规民约,用好用活村民自己的法律《村规民约》。加强重点人员、特殊群体管控工作。绘制了“四张图谱”;深入开展了集中整治工作,制定了《2016年全村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坚持“三位一体”值班备勤工作;民兵、协警、村警坚持每晚一个小时的队列和盾术训练,确保了防范工作落实到位。引导村民学科技、用科技,强化科技普及。加大科学技术在12村农业生产、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普及教育。突出抓好农村青年科普教育、现代就业理念和职业技能教育。多方协调联系,开展了畜牧科技及技能培训。主要对村干部、养殖大户、农牧民、贫困户、“80、90、00”后人员的畜牧养殖、饲养管理、杂交改良、疫病防治等科技培训,加强刺绣、厨艺、砌墙盖房等技能培训,切实增强青年外出务工和就业能力。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分别为全体村民发放科普宣传挂图和宣传手册。给80户养殖大户发放了3.2吨苜蓿颗粒饲料和维语版的《肉用羊高效育肥技术手册》和《羊病防治手册》。召开了小麦套种苜蓿现场会、饲料加工暨畜牧养殖和蛋鸡规模化养殖示范现场会。
(三)保障改善民生。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争取自治区畜牧厅等有关厅局、喀什地区有关单位项目资金,加大基础实施项目建设力度,通过新修公路、便民服务中心、双语幼儿园、警务室、卫生室、绿化亮化等工程,改变落后的村容村貌,打造“美好乡村”,共建“美好家园”。目前,双语幼儿园已开工建设、村级道路建设正在勘察设计、便民服务中心已进入图纸设计阶段。策划规模化蛋鸡生产,壮大村集体经济。8月12日,万只蛋鸡规模化养殖示范场已投入生产经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综合利用农民房前屋后的空间,积极引导农民以种、养、加工为主,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已有58户贫困户列入发展庭院经济的计划当中,目前正在建设。解决春耕生产实际困难。在春耕春播的关键时期,工作组克服困难,千方百计筹集资金购买了16吨化肥、1000公斤地膜、1.2万颗葡萄苗、4.8万株各种菜苗,分发到贫困户手中,保证了农民的春耕生产正常开展。积极协助村两委做好了106户安居富民房建设工作。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0月前可以全部完工。建立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12村英特扎尔妇女手工刺绣合作社。自筹资金13万余元,美化、亮化、绿化工程。
(四)加快精准扶贫步伐,摘掉重点贫困村的帽子。制定了《2016年走访入户制度》、《联系帮扶制度》等制度。建立了12村精准扶贫工作台帐、精准扶贫帮扶卡、登记了扶贫工作手册。认真填写了四张表,查漏补缺工作已展开,预计7月中旬可完成全部入户走访登记工作。为11户贫困户,购买了2344元的保险。制作了扶贫工作PPT和贫困户地图识别。建立了精准扶贫数字平台。打开电脑数字平台,全村425户1660人所有收入一目了然,缺什么补什么。可以针对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做到了“底数清、数字准、信息全、办法多、措施准”。制定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扶优扶强、扶弱脱贫”三大措施。以万只蛋鸡养殖场为龙头,以专业户、养殖大户、林果业大户、致富能人为重点,以弱势贫困户脱贫为起点,整体推进,不留死角,补足短板,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户到人。制定了“一对多、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措施。按职务、职称帮扶到户到人,落实了工作组负责扶贫攻坚任务的16户重点扶贫户,制定了摆脱贫困的措施和办法,确保年底脱贫摘帽。
(五)加强自身建设。工作组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把严格管理贯穿住村工作始终。认真落实“三位一体”工作会议和“双周工作组、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牢固树立在当地党委和村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的思路,落实好“两好”机制,积极主动支持村干部开展工作。工作组通过定期召开例会的形势,组织工作组全体成员学习各级党委、政府下发的文件精神,及时把自治区“访惠聚”活动办下发的重要文件精神传达到住村干部。及时传达学习了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自治区“访惠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等各类会议精神,确保工作组员思想时刻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认真组织开展了“两学一做”教育学习活动,工作组集中组织政治学习17次,撰写了“两学一做”和民族团结进步年学习心得20篇、发言材料9篇。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住村干部牢固树立群众工作作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没有吃拿卡要现象,保持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形象。工作组全体成员加强团结协作,强化自我约束,严格执行休假制度,严守工作组纪律和制度,未发生违反工作纪律和不安全事件、事故。